一、创办背景和动因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,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、忘记农民、淡漠农村。“三农”问题是国家的命脉与根基,解决“三农”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而村支书正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力量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村支书?村支书应如何成长,如何培养?这是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所在。在此种背景下,我们决定创办《村支书》杂志,以此作为研究三农问题,解读政策法规,介绍经验做法,加强党性教育的平台,为村支书的成长与培养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。
2016年3月,刚刚建成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正式投入运行。目前,已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5期,培训人数1330人,在短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。精品课程是办学的生命,科研成果又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支撑。为此,我们决定创办《村支书》杂志,以此作为大力推动科研工作,助力学院长远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二、杂志定位
《村支书》是专门针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这一特定群体而创办的,其内容涉及农村的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。我们将其定位为“三个平台”:一是村支书相互取经、学习和交流的平台;二是“农业、农民、农村”问题和村支书成长规律的研究平台;三是为政府制定涉农政策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的平台。为达此目的,我们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既有专业性又有可读性、既有学术性又有实用性的高质量期刊。
三、栏目设计
杂志内容主要分为“卷首语”、“领导讲话”、“人物访谈”、“基层党建”、“产业发展”、“文化建设”“涉农政策解读”、“村支书成长规律探究”八大板块。具体栏目如下:
1.领导之声
此栏目刊登各级领导的涉农言论,为村支书提供权威指导,并帮助村支书提高站位、开阔视野、拓展思路。
2.党性教育
本栏目通过理论文章、经典解读、专门案例等形式进行党性教育。内容包括:党纪党规、革命传统与精神、党的光辉历史、警示教育等。
3.基层党建
本栏目着重研究农村党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。反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、探讨经验与做法、总结原则与规律等。
4.小康之路
本栏目旨在反映农村产业发展的状况,介绍一些先进村致富奔小康的过程、经历和经验做法,为村支书谋发展提供最生动的案例。
5.文化建设
本栏目着重反映和研究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。包括思想道德建设、村民文明素质的提升、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。
6.政策法规
本栏目重点刊登涉农政策与法规及其权威解读,为村支书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科学、可靠的依据。
7.支书成长
本栏目重点从理论高度和实践的广度探讨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村支书。探讨村支书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,研究村支书特定环境下的思想状况和心路历程,研究与村支书工作相关的领导艺术、组织管理、生产经营、矛盾化解等方面的方法与技巧,进而探索村支书的成长规律。其形式可以是理论上的总结概括,也可以是案例式的具体呈现。
(另设“改革发展、生态文明、学院工作、专家之声、专稿、培训信息、教学研究、媒体报道”等栏目)
四、编辑思想
(一)突显专业性与指导性
本杂志不同于一般学术杂志,它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以村支书为研究对象;其次体现在对村支书的成长规律及新农村建设有专业见解。杂志以宣传交流和学术研究为主要职能,既要传达国家的政策、政府的号召,又要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。
(二)融合学术性与实用性
学术与实用并不是一对矛盾体,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。学术是站位理论高度给予时代的理念引领,实用是站位实践角度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。学术是期刊的精髓,实用是期刊的功能,两者缺一不可。在编辑过程中将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就能让读者在理论学习的同时,推动工作的开展。
(三)渗透可读性与互动性
本杂志是学院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与平台,阅读群体有主管领导、农村支书、专家学者。无论针对哪一个群体,都要具有可读性与互动性。可读性表现在内容选择有故事性、可看性,文字要轻松活泼,图片有视觉效果。互动性体现读者的参与感,杂志要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。
投稿联系电话:0393-3965002
投稿邮箱:pyczszz@163.com